2021-05-31 04:11:35作者:PA叔
八字 勞動節 青年節 母親節 兒童節 端午節 父親節 建黨節 建軍節 七夕節 中元節 教師節 中秋節 國慶節 重陽節 春節 寒衣節 下元節 元旦 元宵節 寒食節 上巳節
端午節簡介
端午節與春節、清明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,那么端午節是幾月幾日呢?端午節為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又稱端陽節、午日節、五月節等。端午節的由來和風俗是什么呢?本是上古先民創立用于拜祭龍祖、祈福辟邪的節日。因傳說戰國時期的楚國詩人屈原在五月五日跳汨羅江自盡,后來人們亦將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。端午習俗主要有扒龍舟、祭龍、采草藥、掛艾草與菖蒲、拜神祭祖、洗草藥水、打午時水、浸龍舟水、食粽、放紙鳶等。如果想了解更多端午節的相關內容歡迎來神巴巴測試網。
一、端午節的含義
端午節是我國傳統的節日,又稱端陽節、龍舟節、重午節、天中節,是一個拜祭龍祖、祈福辟邪、歡慶娛樂和飲食的重大節日。端午節與春節、清明節、中秋節并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。
二、端午節是幾月幾日
端午節定于每年農歷五月初五,自2008年起,端午節被列為國家法定節假日,放假一天。古人紀年、紀月、紀日、紀時通用天干地支,根據干支歷,按十二地支順序推算,第五個月即“午月”,而午日又為“陽辰”,所以端午也稱為“端陽”。
三、端午節的由來
關于端午節的由來有很多說法,有人物紀念說,比如說端午節作為紀念屈原的節日,也有紀念伍子胥、曹娥及介子推等說法。也有人說,端午節源自天象崇拜,由上古時代龍圖騰祭祀演變而來。
四、端午節習俗
端午節有著深邃豐厚的文化內涵,在傳承發展中雜糅了多種民俗為一體,各地因地域文化不同,習俗有共性也有差異。
1、包粽食粽
屈原投江后,漁民怕魚咬食他的肉身,就包了粽子投到江里,這樣魚吃了就不會再咬食屈原的肉身了。傳到后來,就有了端午節包粽子和吃粽子的習俗了。
2、賽龍舟
賽龍舟是端午節最重要的節俗活動,是多人集體劃槳競賽。春秋之前,古代百越地區崇拜龍圖騰的一些部族,會在農歷五月初五這天以龍舟競渡的形式舉行部落圖騰祭祀,這是賽龍舟最初的樣子。
3、掛艾葉菖蒲
端午過后,邪氣主要是濕熱、穢濁,蚊蟲也漸多,而艾葉菖蒲有驅趕蚊蟲之效,同時也有避邪驅瘟之意。
4、系五彩繩
五彩色是吉祥色,五色代表了五方位,彼此相生相克,具有神秘的驅邪迎吉作用。在端午節用五彩繩系在孩子的手腕、腳腕或者頸子上,有消災躲難、遠離疾病的寓意。
5、佩戴香囊
佩戴香囊的習俗就做“壓午”,香囊內有朱砂、雄黃、香藥,外包以絲布,清香四溢,有避邪驅瘟之意。
端午節熱門文章